近日,,我省可魯克湖—托素湖自然保護區(qū)發(fā)現一只雪豹的消息刷屏,可很多人不知道,,在發(fā)現雪豹的背后,,還有很多精彩故事。
“高速公路的匝道上有只雪豹,。”3月5日7時許,,可魯克湖—托素湖自然保護區(qū)工作人員收到可魯克湖景區(qū)工作人員傳來的消息。
可魯克湖—托素湖是一個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(qū),,周邊還有成片的戈壁灘,。第一次聽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、高原旗艦物種出現在保護區(qū),,許多人有些不太相信,,生態(tài)管護員尚文忠決定和同事趕緊去看看。
“雪豹在保護區(qū)由北向南的路上走呢,。”9時許,,生態(tài)管護員吉日格力在保護區(qū)由北向南的道路上,看到了一只大搖大擺行走的雪豹,,于是立馬將消息上報到了保護區(qū)。
“在保護區(qū)南北兩個不同的位置,,同時出現了兩只雪豹嗎,?通常出現在高山之巔的雪豹,為什么會出現在被戈壁灘包圍的濕地里,?”帶著疑問,,尚文忠和同事陳輔興趕緊往雪豹出現的地方趕去。
“看見了,,看見了,,它就在路邊的草叢里。”既是生態(tài)管護員,,又是野生動物攝影師,,尚文忠對拍攝雪豹等大型野生動物無比興奮,然而當他和陳輔興趕到保護區(qū),,親眼見到雪豹時,,還是有些驚訝。
“它鉆進草叢里,,把頭扎進草里面,,長長的尾巴和整個身軀留在了外面,。”尚文忠和陳輔興發(fā)現,有可能是意識到有人類靠近,,天生警惕的雪豹想把自己隱藏起來,,可隱藏的“技術”并不高超。
尚文忠和陳輔興經過幾分鐘的觀察確定,,這只雪豹可以靈活地在草叢之間來回走動,,還可以在保護區(qū)內的道路上小步跑動,身體無明顯傷痕,,行動敏捷,,身強體壯。
由于周邊還有牧民居住,,當天上午,,保護區(qū)決定想辦法讓這只大型猛獸遠離人類居住的地方,遠離牧民的牛羊群,。為此,,保護區(qū)聯系森林公安、當地派出所民警輔警共同處置,。
很快,,當工作人員出現在保護區(qū)時,雪豹開始沿著保護區(qū)內的道路一路往前走,,中午時分,,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,這只雪豹走到保護區(qū)內的一處圍欄下方的孔洞后,,順利從孔洞爬出,,繼而向周邊的戈壁灘走去。
雖說是戈壁灘,,周邊也有灌木林,也有飲水點,,對于雪豹來說,,在這里生存不成問題。尚文忠介紹,,今年1月,,他曾在這塊區(qū)域內搭帳篷拍攝野生動物,經過幾天的觀察,,他發(fā)現這里是鵝喉羚的棲息地,,有400多只。之前他在這里拍攝野生動物時,,發(fā)現有一只鹿快速奔跑,,消失在荒野中,。
“有鵝喉羚,還有鹿,,雪豹的食物充足,。”尚文忠說,即便是離開高山,,到達平坦的戈壁灘,,一只健康的雪豹獵捕食物也不成問題。
雪豹離開保護區(qū)后的第二天早上,,有牧民向管護員反饋,,他們在夜間聽到了雪豹活動的聲音。
為了掌握雪豹的動態(tài),,尚文忠和陳輔興次日再次返回保護區(qū),,在道路及周邊尋找雪豹,連續(xù)巡護10多個小時后,,再也沒有看到它的身影,。
雪豹為何出現在可魯克湖—托素湖自然保護區(qū)內?隨后幾天的巡護中,,保護區(qū)工作人員認為,,3月初,德令哈以北的柏樹山降雪后,,雪豹就沿著戈壁灘行走到可魯克湖—托素湖自然保護區(qū),,在周邊覓食。
至于是不是兩只雪豹同時出現在保護區(qū),,尚文忠認為,,眼下依然是雪豹的交配期,不排除兩只雪豹同時出現在保護區(qū)周邊的可能,。
近幾年,隨著我省生態(tài)保護力度的加大,,可魯克湖—托素湖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,。據科考調查和多年監(jiān)測,保護區(qū)內分布有植物169種,,隸屬于32科88屬,,包括種子植物30科86屬167種、藻類和蕨類植物2種,,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黑果枸杞和鎖陽2種,。
此外,這里分布有野生脊椎動物26目61科180種,,包括鳥類,、哺乳動物,、兩棲動物、爬行動物,、魚類,,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、黑鸛,、胡兀鷲,、禿鷲、草原雕等9種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小天鵝,、大天鵝,、斑頭秋沙鴨、黑頸鸊鷉,、蓑羽鶴,、灰鶴、狼,、赤狐,、沙狐和鵝喉羚等31種,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,,不排除雪豹來這里捕食的可能性,。